近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工业富联脱胎于已经扎根深圳32年的富士康,从30年前的传统制造到20年前的精密制造,再到10年前探索智能制造,富士康、工业富联历经了深圳经济特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过程。
回首创业以来取得的进展,翟留伟认为:“自身能力占50%,外部条件占50%”。
TCL华星高级副总裁赵军近日接受新华网专访表示,得益于深圳一流的营商环境及“多屏时代”需求,TCL华星在10年间发展迅猛,不但舒缓了我国大陆“缺芯少屏”的产业困局,还成为运营10年无亏损的明星企业。
40年来,这座带有改革基因的城市,诞生了许多先行先试的“深圳创造”。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部副总裁陈斌近日接受新华网专访时介绍,华为在积极布局5G、AI、芯片、云、计算产业,搭建智能产业生态圈,助力深圳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深圳共同推进构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数字深圳”。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
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城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片通过新旧相片及幻化视频的对比,反映珠海的沧海桑田,展示珠海的发展成就。
“蛇口模式”复制推广,“深圳制造”驰名海外,“深商现象”诠释企业家精神……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改造提升,8月26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头古城展露新颜,330多米长的南北街示范段开街营业。
8月26日晚8时26分,826架无人机在深圳湾畔升起,配合城市灯光秀,演绎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新华网专访介绍,腾讯现在的算力资源池已有超过20万台规模,每天实时数据计算量超过30万亿条。
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奋进的深圳正青春!
筚路蓝缕,爬坡过坎,深圳经济特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创造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一个人物,引出一段关于青春的故事;一张照片,映出一代人奋斗的身影;一本相册,见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40年来,一大批企业在深圳扎根成长,从创新的种子进化成“领头雁”“独角兽”。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创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美丽画卷。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深圳特区40年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在8·26来临之际,《见“圳”未来》主题视频透过往事,看到现在,憧憬未来,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向千万深圳人致敬!
请随我来·40年深圳正青春。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已经是每年举办超过500场赛事的体育赛事之城。
北起羊台山,南入深圳湾,沿着清澈的大沙河,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遍布两岸,一条绿色“创新大道”蜿蜒展开。
十年,滩涂变新城,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十年,港企超万家,深港合作不断拓宽加深。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深圳,从此担负起更高的国家使命。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不断前行。
值此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建筑业将如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孟建民认为,建筑设计要回归本原、服务于人,不要过分追求外表而不考虑建筑内在品质;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
来了就是深圳人,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深圳人?陈湘生建议,要大力弘扬深圳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把青春和生命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基因。历经40年,深圳的人工智能、5G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速。
值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深圳将如何更好推进生态文明事业,守护“深圳蓝”?
“未来,深圳的发展一定是创新驱动的发展。随着科创载体建设的不断推进、科技资源的加大布局,深圳的源头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将会实现重大突破。”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张学记满怀信心。
近年来,深圳在数字化浪潮下“加速奔跑”,高端科技正用细腻的笔触勾划出一幅幅精细的“智慧城市”图谱。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深圳如何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