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12月26日至今,一年半持续调研论证,500多个日日夜夜,“将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打造成为广州发展新增长极”从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再到今年年初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北部增长极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最终《实施意见》正式印发。纵览整个过程,孕育其中的,不仅是广州对花都北筑核极的殷殷期盼,更是花都全体上下憋着一口气,力求再造一座“新花都”的自我革命。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
6月3日,花都区正式召开学习贯彻《关于支持花都区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动员大会,花都区主要负责人一方面对于指导意见进行最新解读,一方面号召全区上下奋勇争先,抢抓机遇,做好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文章,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未来,这里不仅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枢纽型经济新高地,更是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世界级航空都会区。
全市首次——抢抓重大战略机遇
“这是市委、市政府首次专门为支持花都和白云机场周边高质量发展量身打造的一份综合性政策文件,是花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花都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为什么广州全市形成合力支持花都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中勇挑大梁?因为唯有花都!“新机场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源”,花都坐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三大枢纽,是广州离世界最近的地方。高水平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举措,对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家层面,广州亟需确立新极点链接四方,集聚广州都市圈腹地资源,更好发挥引擎功能,服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湾区层面,广州北部枢纽群能够加速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推动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布局,引领带动世界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州层面,北部增长极是广州都市圈扩大腹地,辐射粤北地区的重要支点,有利于用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优势,实现更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带动粤北地区“入珠融湾、共同富裕”。
打造北部增长极,是推动广州城市发展格局从“云山珠水”向“海阔天高”转变的关键一环。广州发展长期“向海向湾”“东进南拓”,而北部留白。目前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正是将机场带来的高附加值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转化为促进新一轮制造业大发展“动力源”的大好时机;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辐射带动粤北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花都、白云北部、从化等北部地区协同发展,联动清远、韶关等城市,助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广州都市圈建设;更是推动花都从广州“北优”到“五极”之一跃升的大好机遇。加快构建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通国际物流通道,推动“大港”向“强港”转变、推动“产弱”向“高精新”转变、推动“城小”向高品质国际化转变。
“广州北部增长极未来将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的战略节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系通道,是构建国内顶级城市之间、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竞合系统的试点,是全球侨商回家首站,营商环境首善,经贸交流首缘,产业项目落户的首选之地。”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朱志刚表示。
全区之力——围绕重点加快打造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实施意见》明确的7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上下齐心、各方联动,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步抓成效,切实把美好蓝图转变为推动花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花都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把握“一个战略定位”。花都坐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被赋予了“广州北部增长极、广州北部综合门户、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战略定位。明确“两个阶段目标”。到2025年,国际空铁枢纽能级显著提升,空铁一体化大综合交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国际空铁枢纽地位更加突出,枢纽型经济更具竞争力,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形成超3000亿级临空产业集群,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
走好“三步实施路径”。实施“建强交通枢纽——壮大经济枢纽——打造开放高地”三步走战略,建强交通枢纽,增加要素密度。研究在广州北站规划建设机场T4航站楼,加快推动北站武广场站扩建,推进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广清永高铁引入广州北站,逐步完善以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为核心的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壮大经济枢纽,提升产业高度。打造“大物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打通国际物流通道。做强“大智造”,打造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临空、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东风启辰20万台产能新能源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4+3”临空产业体系。培育“大商旅”,推动开设市内免税店,围绕机场高质量打造时尚产业集聚区,打造“聚合全品牌商品的世界橱窗、引领柔性定制的智造枢纽、大湾区先行先试的自贸平台”。
打造开放高地,拓展开放深度。谋划建设RCEP国际合作示范园区,探索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积极申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依托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争取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统一碳市场。
抓好“四个发展定位”。一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推进空港海港铁路港数字港“四港联动”,实现与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直达”、与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东南亚国家“4小时到达”。二是枢纽型经济新高地。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大交通”“大物流”“大智造”“大商旅”引领的全球枢纽经济创新典范。三是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强化与港澳台、东盟区域交流合作,打造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链接。四是世界级航空都会区。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港产城人深度融合,成为带动粤北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兴极核。
加快建设“五个先行启动区”。根据花都区“一区一城一港一湾”产业空间格局和未来总体发展规划,选取临空数智港、花都中央商务区北片区、广州北站商务区、花都空铁大道片区、新能源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园等5个区位与交通条件良好、产业发展潜力优越、近中期可开发及整备空间潜力大的区域,作为先行启动区,以点带面撬动北部增长极建设。将花都打造成引领全球、面向泛珠的商客、旅客、创客、住客目的地。
全力以赴——强化保障凝聚合力
广州北部增长极高质量发展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未来将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战略节点,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系通道,是构建国内顶级城市之间、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竞合系统试点,是全球产业项目落户的首选之地。所以花都全区上下必须凝心聚力协同攻坚,才能将广州北部增长极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花都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张蓝图干到底。
要提升“谋”的本领。抢抓机场三期扩建的机遇风口,高位谋划、前瞻布局北部增长极交通、产业、平台、配套设施等,以点带面、厚积成势。要强化“闯”的意识。打造北部增长极是一个崭新课题,要大胆探索、大胆变革,不断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要保持“拼”的姿态。强化“定了就办、说了就干”的意识,雷厉风行推进北部增长极各项工作。要提振“干”的作风。近期,区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竞标争先的十条措施,明确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建设北部增长极的各项工作中考察、识别、选拔干部。
目前,印发的《实施意见》政策事项和重点项目清单只是第一批,后续每年还会再列新的重点事项清单、重点项目清单,花都区将按照责任分工,积极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争取一批有助于破解北部增长极发展瓶颈制约的最优政策和项目。
“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是花都高质量发展最坚挺的脊梁、最坚实的依靠、最可信赖的‘合伙人’,花都衷心希望企业家朋友紧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深耕花都、投资花都,引领带动相关企业加快向花都集聚,携手同行、互利共赢。同时,花都也要多措并举把侨乡资源利用好来。要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交流联系,讲好花都故事、传递北部增长极美好愿景,以侨为桥、以商引商,吸引更多的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兴业。”花都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实施意见》的印发实施,是花都锚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举措,对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站在新的高度和历史起点之上,“向海而兴”“向空而强”同向竟发,广州北部增长极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重任在肩,花都更须策马加鞭,方能不负所托,不负时代。(记者 董业衡 耿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