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与会嘉宾为“12221”建设“把脉支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在《如何发挥农业品牌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主题分享中,从深入认识乡村振兴、认识农业品牌发展、如何加强品牌引领作用三个角度出发,总结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视频参会。新华网发
韩一军表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着多种变革,如老百姓消费升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方面变革,这些变革都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动力。农业由原来的生产功能增加了人文景观等多种功能,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丰富。
如何认识我国农业品牌的发展?在韩一军看来,2017年,我国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并制定“品牌强农战略”,自此,农业品牌进入蓬勃发展期。
“在各级政府、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探索下,我国已形成全国推进、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农业品牌发展格局。但目前我国的农业品牌还存在一些误区。”韩一军表示,如一些地方“重评比、轻培育”“重形式、轻根基”,品牌建设基础尚待加强,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等。
如何加强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韩一军表示,应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对标乡村产业的发展,逐渐丰富农产品品牌内涵,不仅支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也要关注农业服务品牌、区域综合形象品牌。加快我国农业品牌理论方法研究、人才培养等。
韩一军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各级政府重要的抓手。
“其中,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前提,标准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主体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创新是品牌建设的动力,文化是品牌建设的灵魂,营销是品牌建设的抓手,监管是品牌建设的保障。”韩一军表示,品牌不是一日建成的,农业品牌建设在路上,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