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1月17日电(孙倩文)“指尖上”的服务是近年来深圳市民办理公安出入境业务时习以为常的体验。然而,如此高效的信息化体验和便民化服务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不断探索与革新的历程,也是深圳公安“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的一个缩影。
谷帆是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中国公民出国境大队副大队长。他亲眼见证了出入境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与变迁,既是参与者,更是助力者。
“出入境是典型的公安行政服务部门,以人民为中心是永恒的初心和使命,怎么让出入境服务更方便、更快捷,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之道。” 谷帆说。
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中国公民出国境大队副大队长谷帆。新华网发 (吴俊贤摄)
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
2002年,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成立。谷帆将当时刚起步的深圳公安出入境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状况描述为“零起步”。
“早些年市民来窗口办理出入境业务,早上就要来排队,有时候一等就是一天,既耽误了时间,办理效率也不高。”谷帆回忆。
2003年,出入境管理处开始建立深圳出入境便民网,市民可在网上预约申请办理出入境业务,解决以往需要前往窗口填写纸质表格申请的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提速,深圳公安出入境业务面临着业务革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是深圳出入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变革节点。深圳公安出入境建设开发并在全市出入境办证大厅推行“全预约服务”,实现了出入境证件办理业务预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方式网上填写个人信息资料、预约办理时间及办证大厅,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支付办证费用,方便了市民。
谷帆说:“全预约服务便于市民合理安排业务办理时间和地点,减少了市民等候的时间,同时也合理分流办证人群,缓解窗口压力,弥补警力不足,提高工作效率。”
民生改革的“助力者”
谷帆亦感慨,深圳出入境信息化建设历程与特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
2018年,深圳公安创新建成出入境智慧受理大厅,通过完善智慧受理系统的前端审核功能,实现线上受理审批。此外,还在全市推出自助办证一体机,市民可以自助办理出入境业务。
谷帆介绍,目前全市共有自助办证一体机540台,基本做到每个街道都可以自助办理出入境证件的续签,市民可在自助终端设备实现就近“一站式”自助办理。
40年来,深圳市出入境业务实现井喷式增长,从2018年起,办证量连年突破1000万证次,是全国出入境业务办理总量最多的城市。
在谷帆看来,深圳出入境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民生服务改革、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一环。“我们从事的工作经常和市民打交道,市民对出入境服务的肯定,更让我了解到所做的工作是富有意义的。”谷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