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诗春:中国应用语言学家的极客人生
视频 | 桂诗春:中国应用语言学家的"极客"人生

桂诗春:中国应用语言学家的"极客"人生

新华网广州1月6日电(黄玫 王厚启 陈晖)阳光穿过绿植射进书房,书房里三面书柜排满了各类语言学书籍。86岁的桂诗春戴着老花镜端坐在电脑前,手指灵活地移动鼠标,不断“炫耀”着他的私人电子书库。

桂诗春是引进并开创我国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第一人,是把统计学方法引进中国语言学界的第一人,是倡导并组织创建外语教学界内联网的第一人。不过,“技术”、“时尚”、“潮流”,这些用于形容时下“极客”的词,如今成为耄耋之年的桂诗春的最新注解。

从“教书匠”变身语言学研究的“探险家”

强烈的好奇心和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总是驱使桂诗春主动去探索新领域。这大概也是他依然保有年轻人心态的“秘诀”。

桂诗春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教英语课和文学课。1973年的一次访英文化交流活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英国,桂诗春见到了一些英国语言学名家,包括《新概念英语》的主编L.G.Alexander,交流中桂诗春意识到了应用语言学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应该在中国建立起应用语言学这个学科,让国家的英语教学更加高效实用。”

一堆英国各学校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被他漂洋过海地带回国,从此,他开始潜心研究应用语言学课程。

“最初只能开设一门笼统的课,浅浅涉及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相关的研究资料严重匮乏,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桂诗春形容当初的窘况。

他取出一本书,书页已泛黄,页脚因为多次翻阅而磨损得厉害。这是北美一位语言学者的著作。“当时内地没有,香港好像有几本,我辗转几次才托人买到的。”桂诗春说,再难找的书只要对研究有帮助,他都会想尽办法找到。

在桂诗春5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后40年他都在应用语言学旅途中度过。他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探索英语标准化考试:“要用技术引领制度实施”

上个世纪80年代,桂诗春在全国高考英语考试标准化改革中被委以重任,在高考标准化“试验田”广东大展拳脚。

英语标准化考试,是指采用教育测量技术,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测量,通过对学生英语运用的抽样检查来确定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

英语标准化考试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让考试更加公平和人性化,用考试的评价作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英语标准化考试改革到底怎么改?经过认真研究,桂诗春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四化”原则,即领导体制制度化、组织专业化、方向标准化和技术电脑化,并开始摸索我国考试现代化的道路,包括创设试题库、建立分数转换制度、实施电脑阅卷等。

“我国的考试处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目前国家开始对我国教育和考试做出通盘考虑,令人鼓舞。我们不但需要有法律保障的、健全而公平的考试制度,而且还要考虑很多技术支撑来引领制度的实施。”桂诗春建议。

电脑是忠实伙伴: 耄耋老人跟上时代“潮流”

“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是老伴打理的,我平时就看电脑,有电脑在,我的生活就阳光灿烂。”很难想象,一位耄耋老人被问及业余兴趣时会这样回答。

除了电脑,桂诗春还对各类数码产品手到擒来,他窝在沙发上敏捷地划着Ipad的屏幕,看书、浏览新闻、发微信。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电脑还是个新鲜事物。“我应该是那个阶段研究语言学同仁中最早接触电脑的人。”出于研究需要,自认不是数理人才的桂诗春开始自学计算机技术,订阅《电脑报》成为他多年来的习惯。由于勤学且掌握了科学方法,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越了不少专业人士。后来他还学会电脑编程,并应用到语言测试研究中。

说着往事,桂诗春打开他的私人电子书库,藏书量之大令人目瞪口呆。他的电脑配置很高,固态硬盘,3T的存储空间,还有若干备份资料的移动硬盘。

“一个小的图书馆藏书量可能都比不上我的,”他骄傲地说道, “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信息工作。”他对自己的藏书如数家珍,随口说出书名,都能迅速找到。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桂诗春爱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话来作为座右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不敢说那些研究有‘惊天动地’的发现,只能说愿假有生之年,奋斗不止。”桂诗春说。

  • “最初只能开设一门笼统的课,浅浅涉及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内容。相关的研究资料严重匮乏,基本是‘摸着石头过”

    桂诗春形容当初的窘况。

  • “我国的考试处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目前国家开始对我国教育和考试做出通盘考虑,令人鼓舞。我们不但需要有法律保障的、健全而公平的考试制度,而且还要考虑很多技术支撑来引领制度的实施。”

  • 在《桂诗春英语教育未了集》一书中,他如此写道,“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学问,永远是‘未了’的,也许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在于追求,在于薪尽火传。”

  • “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是老伴打理的,我平时就看电脑,有电脑在,我的生活就阳光灿烂。”

    “很难想象,一位耄耋老人被问及业余兴趣时会这样回答。”

桂诗春:86岁的"科技潮男"

新华网广州1月6日电(王厚启 李婕舒)广州白云山脚,清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郁郁葱葱,相思河汩汩流淌,阳光倾泻到树林、小楼、草地。沿着相思河畔,我们走进了一片幽静的教师宿舍区。86岁的中国应用语言学泰斗桂诗春教授的家就在这一片普通的住宅楼里。

见到桂老之前,想象中的语言学大师是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然而,当我们走进桂老的家中,看到满壁的书橱、一叠叠的光盘和四处摆放的电子科技产品,我们惊呼:“这分明是个‘科技潮男’的家呀!”

中国语言学家许国璋教授曾表示,“先知老桂,而后知广外”。桂诗春教授被这所语言类高校的师生誉为广外的“活招牌”。作为中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倡导者和主要创始人,桂老著作等身、享誉无数。

然而,在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与其说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不如说他是“图书馆员”。“我的学问只限于多懂得一点书本知识。”桂诗春说。

倒腾电脑、找书、看科技网站、了解前沿的黑科技,或者用Ipad看书、发微信、看新闻。这些都是桂老的日常生活,用“数码产品发烧友”来形容他,似乎都不为过。

带着一股学者的威严和正气,桂老敢想敢说,浑然忘我。他压邪扶正,直言不讳,说到激动处,甚至还忍不住突然站起身来挥手比划。

他耳聪目明,访客按门铃,他还会提醒保姆去开门。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未在他的心上留下印痕。这个“任性”又“潮流”的老人似乎一直保持着一颗鲜衣怒马的“少年心”。

在《桂诗春英语教育未了集》一书中,他如此写道,“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学问,永远是‘未了’的,也许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在于追求,在于薪尽火传。”

这或许就是桂老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广东省委宣传部 | 新华网访谈策划室 | 新华网广东频道

联合出品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11153112012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