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11月8日电(记者李晓玲)深圳光明区在持续加速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环境,加快建设全球领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同时,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微度假目的地”和户外运动中心,构建科技、生态、人文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十五运会即将开幕,青山环抱中的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比赛氛围渐浓。运动员与赛马已陆续入驻开始训练。三层马厩、马僮用房及配套设施都已准备就绪。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志伟介绍说,近年来,光明区加快打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国际赛事接连落地,群众体育氛围浓厚,马术、骑行、赛艇等户外运动全面开花。十五运会光明区五大场馆将承办马术、小轮车、足球三大项目。
距离马术中心仅一公里之遥,沉淀了800余年光阴的古村落迳口村静静伫立,见证着光明区的沧桑巨变。村口,黄氏大宗祠红墙灰瓦,镌刻一代代人的记忆;“陶园”马造型陶瓷雕塑、骏马图瓷盘画栩栩如生;“留园”老宅新用,书香氤氲;筷箸小院用筷子串联起美食文化和生活美学,传承和弘扬着中国传统文化。秉持“微改造、轻运营、严准入、重文化”的理念,光明区让原生态村落在特区慢慢生长,为超大城市留住了“一抹乡愁”。
科学、科创、科普、科幻“四科联动”,光明科学城创新氛围浓厚。在深圳地铁6号线光明站旁,深圳科学技术馆如一艘未来飞船,迎接着一批批中小学生在科技馆里体验远程外科手术、与机器人比赛堆叠货物、创造元宇宙数字分身……自今年五月开馆以来,深圳科学技术馆已累计开展科普活动超4400场,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为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可持续发展探索出可行路径。

光明区委书记蔡颖表示,作为“田园里的科学城”,近年来,光明科学城发展不断提速,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人才加速汇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坐落在科学城中,与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等比邻而居。截至今年9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在校生总数接近1.6万人。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告诉记者,深圳校区重点布局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等,精准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8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支持深圳、大湾区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