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空天科普中心落成揭牌-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10/18 07:36:30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大湾区空天科普中心落成揭牌

字体:

新华社客户端深圳10月17日电(记者白瑜)飞鸟、飞机、火箭和卫星的飞行奥秘是什么,“低空—临空—深空”的全空间域都各有哪些特点,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去太空旅行……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16日在广州南沙区举行大湾区空天科普中心落成揭牌仪式,以上问题在这里或可找到答案。

  广州市南沙区2024年印发了《广州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拟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为“未来之城”,建设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海陆空无人驾驶装备及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运行和监管的新型综合应用体系。

  在此背景下,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通过场景式体验、互动模型和生动演示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空间科技知识,连接航空航天尖端科技与公众认知,为青少年搭建航天梦想发射场。

  该中心设置“一起飞吧”空天力学体验馆、空天科普剧场、飞行演示指挥控制中心等场馆,让公众在真场景、真科研、真体验中,通过飞行背包、飞行救护车、低空飞行器风洞、超音速的飞行器感知流体世界的奇妙舞蹈,通过体感单车推动飞机飞行,通过模拟火箭发射解锁飞天密码。

  作为航空与航天科技融合的科普设施,该中心通过真实飞行与发射任务,培养青少年系统工程思维与科技创新能力。专业级飞行跑道由垂直起降场、滑行起降跑道组成,可用于旋翼、固定翼等多种构型飞行器的飞行试验。火箭发射场配备可重复使用发射架、安全溅落区等,可开展模型火箭设计、燃料动力实验、载荷发射回收等实践任务。活动特别设置的“心愿长廊”,引导青少年留下自己的“星际梦想”与对空天探索的无限憧憬。

  大湾区空天科普中心联合院校及企业,锚定国家未来人才战略需求,聚焦传统教育“教、考、评、校、管”五大核心环节,进行应用创新,探索新型学习场景,将工程思维、科学家精神融入教学环节,以开放式讨论、智能化实训工具渗透课堂,打破学科壁垒;推动“项目制学习”“智能化实训”等新型教育模式落地,为空天产业精准储备兼具创新力与实践经验的后备力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空天科普体系的重要阵地之一,大湾区空天科普中心将与深圳太空馆、珠海太空中心等现有设施深度联动,构建“三地协同、多元赋能”的科普教育网络,形成覆盖教育、科研展示、产业孵化的全域科普生态,赋能大湾区空天产业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