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9日电(关锦恒)“出去后,我一定要考大学改变命运。”即将从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简称“启航学校”)结业的唐风(化名)说。
唐风就读的启航学校,是广东首个以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为招生对象的公办学校。建校5年来,学校教育矫治超2200人次,整体转化成功率达95%以上,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违法犯罪。
在近日召开的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上,启航学校被授予“2022-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矫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以启航学校为载体,通过独特的办学模式、创新的教育方法、共同的社会合力,东莞正为解决这一社会难题开展探索。
专门学校破解“一放了之”难题
东莞是一座外来人口占大多数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压力较大。为更好地矫正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并帮助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7月,启航学校正式竣工启用,专门招收已满12周岁未满18周岁、案发地在东莞、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启航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最多20人,整体办学规模控制在200名学生以内。学校设有心灵瑜伽中心、法治教育中心、科技创客中心、多功能教室等,在“养德优才,拥抱成长”的文化教育理念下,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关爱”的“四全”管理。
然而,学生入学先后不一、学业水平不一、就学时间长短不一,成为摆在面前的考验。校长魏佳煜介绍,东莞组织50多位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认真分析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行为特点及行为成因,带领研发了现行使用的16门针对性专门课程,涵盖学生心理辅导、法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等。以此为基础,系统性搭建起“两大两小”课程体系,“两大”指公共基础课和素质拓展课,“两小”指军体训练和快乐周末。
在启航学校的校园生活中,有效矫治是最重要的课题。每个学生入学时,学校都会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谈话教育和行为矫正教育。“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错,有什么后果,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什么,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分析让学生知法纠错。”该校法治副校长杨家伟说。
助“浪子”自力更生 梦想再起航
曾就读于启航学校的杨帆(化名)是幸运的,他第一次犯错就得到及时矫治。正读高二的他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因敲诈勒索进了启航学校。
初到启航学校时,杨帆比较不适应,启航学校为其一对一配备了辅导老师,协助其克服各项挑战,调整情绪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服务后,他打开心扉,那个爱打篮球、弹吉他的阳光男孩又回来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杨帆对家庭和情感有了理性的认识,对学习和职业有了新的规划,在离开学校后,老师继续跟进帮扶,直到其考上理想的大学。
因年轻懵懂不懂法,还在读初二的唐风带着犯罪记录进入启航学校。
唐风说,启航学校不仅改掉了他在社会上的一些坏习惯,还让他重新燃起了上学的希望,他要用学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魏佳煜说,如果学生在东莞有学籍,教育部门会发函给原学籍学校,说明情况,要求学校保留学籍。符合条件的学生,仍可以正常报名参加中考、高考。而对缺少生存技能和家庭照顾的孩子们,学校不仅开设了糕点美食等技能课程,还和东莞的一些企业合作,在学生离开后能进入工厂学习技能,掌握生存的本领,让他们顺利地回归社会。
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2024年7月11日,在启航学校成立4周年之际,东莞市法学会在该校挂牌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东莞市法学会将与启航学校开展多元法治教育合作,为该校200多名学子提供涵盖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在内的一系列高品质公益法律服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东莞市法学会成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在重点服务启航学校的同时,与全市学校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将更多元化、更深度的法治教育活动和公益法律咨询带给师生和家长,与家、校、社会一道为孩子们讲好‘法治人生课’。”东莞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东莞部分中小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到启航学校开展实地式普法教育活动。模拟法庭的角色参与、典型案例分享,让更多的同学们懂得,培养向上、向善、向美的健康心态,做一个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阳光少年”。
陪同参观的家长表示,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要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履行监护职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魏佳煜说,专门教育就是“让湿了水的火柴复燃”,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罪错未成年人的“保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