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9月25日电(李幸子)医院诊室里,AI辅助诊断系统迅速完成患者CT影像的分层分析;课堂上,老师将智慧纸笔融入课程教学中……近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未来产业图景正加速展开。

算法构建智能生态“引力场”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以“算法领航 琶洲奋进”为主题,创新铺设“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等五大赛道,吸引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131支队伍参赛。
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到来,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之“全运会全民AI赛”面向全社会,这场“零门槛参与”的比赛以AI视频形式,围绕“未来全运,科技跃动”开设全民赛题,参赛选手可选择十五运会主题或吉祥物,结合运动员风采、全民健身场景与中国地标展开。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丽表示,算力、算法、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要素,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已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了1亿台/套,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速应用推广。
琶洲的崛起也带动海珠区产业快速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9月,海珠区共集聚泛人工智能企业超7000家,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实现集结,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
成绩的背后,是无数科技企业扎根行业、攻坚克难的坚守,更是全球算法人才以智慧为笔、以创新为墨的不懈探索。
AI深度赋能教育、交通等千行百业
走进广州云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蝶科技”),展厅里的一块智慧教育大屏正实时生成课堂分析报告。屏幕前,创始人田雪松轻点AI鼠标,几公里外某中学的体育课动作捕捉数据瞬间可视化。

田雪松表示,作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代表企业,云蝶科技将打造大模型“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化落地”闭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
目前,云蝶科技的行知大模型已在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落地应用,并实现盈利,2025年,云蝶科技开发了云蝶AI智能鼠标,适用于办公学习场景,可以一键唤起行知大模型。
在智能交通领域,佳都科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佳都科技集团首席AI科学家王凯说:“我们为大赛提供了基于广州市海珠区多个真实路口的交通数据资源高度还原的仿真模拟数据,包括每秒级车辆感知数据等,为选手构建算法模型提供了扎实的底层支撑。”
王凯表示,通过“建设运维统筹一体化”模式,该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全球40余座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座地铁车站落地应用,服务里程超过3900公里。
共绘琶洲智能经济发展新蓝图
下班高峰打车平台常有3公里内“找不到车”的现象,人工智能技术应如何创新?
为探索解决以上问题,本次大赛设“哈啰杯”算法优选赛赛题——“基于大模型的用户&区域出行需求预测”。
哈啰推荐算法专家侯亚伟说:“我们希望参赛者可以利用大模型和序列预测相关的技术,实现用户和区域粒度的跨业务需求预测。”
当大模型竞赛进入新阶段,行业共识日益清晰:AI的下半场,关键在于应用。广州琶洲,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沃土。
清智资本及孵化器创始合伙人张煜表示,如今,大模型已进入应用落地阶段,而广州琶洲已形成的社交、消费及产业互联网集群和完整AI生态,正是技术与产业结合的土壤。
“我们找到了破解关键基础设施智能化难题的金钥匙,”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方电网连续两届作为“命题企业”,已将大赛作为解决业务堵点的平台,与赛事优选团队建立长期合作,促进了在新能源汽车车桩分配、企业碳排放核算等领域的创新。
琶洲正以惊人的创新活力,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向世界展示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方案”和“琶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