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传递特区声音-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9/24 18:16:58
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福田“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传递特区声音

字体:

“没想到自己提出的‘合并多部门执法检查’建议,真的被写进了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金地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张弢告诉记者。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来自深圳市福田区基层的15条意见建议被采纳。这不仅是法治回应民声的温暖注脚,更是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依托深圳首个“国家级” 基层立法联系点,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的生动实践。

2024年12月,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国经济特区城市中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填补了经济特区在国家立法直通车体系中的空白。自此,福田区开启了以“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重要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创新实践,在经济、民生立法征询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更多基层民意、深圳实践、特区声音直通国家立法机关,有效拓展了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与广度,更成为国家立法听取“一线声音”的重要窗口,全力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来自建筑装饰、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齐聚一堂,踊跃建言、热烈讨论。福田区人大代表、区会计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增华建议“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机制,降低非必要交易成本”;律师代表张弢则直面执法规范问题,建议“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推行联合执法”,聚焦企业关注的痛点难点。经过梳理,最终形成346条满载深圳实践、湾区特色的意见建议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后,经比对,福田报送的15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其中就包括联合执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建议。“这不仅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连接基层群众和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直通车,越来越多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福田“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反映基层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将充分发挥好平台作用,把基层的声音、群众的愿望、企业的期盼,精准送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公园里跳广场舞噪声太大。”“老年人需要活动空间,建议明确活动区域和时间。”2024年9月,在福田区莲花街道景蜜公园举办的立法沙龙上,居民李先生和严阿姨的观点碰撞,引发了在场人大代表和居民的深入讨论。各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畅所欲言,共同为公园治理建言献策。

这样的“立法沙龙”,正是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立法征询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品牌化、纵深化建设的生动缩影。

“不用跑现场,在手机上就能提意见,太方便了!” 福田居民刘女士通过“数字人大”平台就可以对《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草案)》提出建议,真切感受到立法工作就在身边。

作为广东省“数字人大”四个试点区县之一,福田区人大常委会自2024年初起,积极搭建线上民意接收处理平台,新建了35个线上联络站、立法联系点,全区370余名人大代表全部入驻进站,实现“实体站+网上站”全覆盖,意见建议办结率100%。

2025年,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立法征询工作中的应用创新,推出数智员工“福小立”,对群众意见的征集、整理与反馈实现流程化、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立法意见汇总、比对和反馈效率,助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质增效。

未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立法“直通车”、民主法治“展示窗”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金名片”,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朱佳若 通讯员 郑瑜平 任冠元)

【纠错】 【责任编辑: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