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平安鼎”背后的禅城治理:当安全感成为城市底色-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9/23 21:33:33
来源:南方+

一尊“平安鼎”背后的禅城治理:当安全感成为城市底色

字体:

一尊沉甸甸的“一星平安鼎”,被置于岭南闹市佛山的中心城区。9月16日上午,禅城区再次登上平安广东建设最高荣誉的舞台,顺利捧回“一星平安鼎”,全省仅4个县(市、区)获此殊荣,为佛山市五区唯一。这是全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也是禅城建区以来历史性荣誉。

 禅城区获2025年一星平安鼎。佛山市委政法委供图

根据相关规定,在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对平安建设考评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颁授“平安鼎”,又连续3个年度获评优秀等次的增加一颗星,颁授相应星级“平安鼎”。

锚定目标,善作善为,是禅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担当和气魄。禅城区继2023年9月被省委平安办授予2022年度“平安鼎”后,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最终捧回平安广东建设“一星平安鼎”。

“平安细胞”与市井烟火气

禅城的治理逻辑,始于将宏观的“平安”概念,拆解为微观的“平安细胞”。

当地推动“七无三零”平安村(社区)建设,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校园、厂企、医院乃至家庭。这些看似微小的单元,共同支撑起一组硬核数据:2024年,禅城区群众安全感达99.13%,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7%以上。

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由市民的切身感受来验证。当地一位社区干部坦言:“平安不是抽象指标,而是老百姓晚上敢出门散步、孩子能自己上下学。”

从“问题楼盘”到“万家灯火”

法治作为化解器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的焦点。禅城区选择以法治作为核心化解机制。

当地通过破产重整等司法路径,成功化解近20个问题楼盘风险,帮助上万户家庭实现“收楼梦”。国有土地延期交楼项目风险全部出清,卡斯汀酒店、鄱阳城众创小镇等“硬骨头”项目通过司法程序实现源头化解。

“法治不是被动维稳,而是主动构建可预期的秩序。”一位参与问题楼盘化解的法律界人士指出。数据显示,禅城全年调解案件成功率达98.5%,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6.8%。

“枫桥经验”的禅城样本

当综治中心成为“解压阀”

走进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部门集中办公,形成“一窗式接收、一揽子调处”的闭环流程。这里不仅是矛盾调解中心,更是观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窗口。

禅城将“枫桥经验”本地化,构建“1+6+N”工作体系,并在市场主体集中区域引入华泰民商事调解中心等专业组织。效果立竿见影:跨域商事纠纷化解周期从平均90天压缩至30天以内。

“效率背后是机制创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追求的不是简单息诉要访,而是让每一方都感受到程序的公平。”

禅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佛山市委政法委供图

群防群治与智治赋能

当“飞鸿联盟”遇上“生态网格”

在禅城,“平安”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成为社会共同事业。

当地整合最小应急单元、功夫志愿队等力量,组建名为“飞鸿联盟”的群防群治体系,涵盖1500支队伍、4万余人。与此同时,“禅治慧——生态网格”平台实现对全区487个网格、4169名网格员的动态调度,形成“人防+智防”的双重网络。

“这套体系的关键在于平战结合。”一位基层治理研究者分析,“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将治理资源精准投送到需要的地方。”

 禅城区飞鸿联盟的警家校护畅队守护上、放学交通安全。佛山市委政法委供图

大型活动的平安答卷

从“行通济”到城市秩序美学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数十万市民手持风车走过“行通济”桥,这一延续四百年的民俗活动,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年度大考。

禅城总结出“四维”工作法,通过立体防控、通道分级、扁平指挥与服务保障,实现安保“零差错”。2024年,当地顺利完成包括行通济、50公里徒步在内的逾500场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大型活动安保不再是单纯的管控,而是服务与管理的高度融合。”一位曾参与安保指挥的人员说,“最终目标是让市民既感受到传统氛围,又享受现代城市的秩序与安全。”

平安之后

当城市竞争进入治理赛道

平安鼎背后,是一场关于城市发展逻辑的深刻转变。

当硬基建趋于完善,软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治理效能、市民安全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禅城高标准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成立全省首家涉企非诉纠纷化解平台,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

 省司法厅调研禅城区打造的佛山中央法务区。唐梦 摄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站。”禅城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扛牢‘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为佛山乃至大湾区的现代化实践探索更多基层经验。”

一尊鼎,一颗星,丈量着一座城市在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步伐。对于市井街巷中的寻常人家而言,平安不仅是统计数字,更是清晨市场里的熙攘、夜晚归家路上的灯火、节日活动中的笑脸。当安全感成为城市底色,发展才真正拥有了温度与韧性。

采写:记者 唐梦

通讯员 佛政宣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