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义警:聚民力筑平安 绘就超大城市治理新“枫景”-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9/22 09:18:12
来源:新华网

东莞义警:聚民力筑平安 绘就超大城市治理新“枫景”

字体:

  新华网广州9月22日电(关锦恒)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交警铁骑开道、家长教师义警引路,为学童辟出安全通道;商圈景区内,民警与义警联袂巡逻,织就流动安全防线;出租屋街巷间,义警随民警走家串户,把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常住人口超千万的东莞,31.1万名配备反光背心、肩灯、哨子“三件套”的义警,正以“民力补警力”的实践,筑牢这座超大城市的平安基石。

  面对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挑战,东莞公安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义警队伍组织化、规范化发展。2021年至今,全市义警累计参与处置违法案件903次、突发险情413起,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平安合伙人”。

  激活民力 多方携手守护求学路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东门,居民小区出口与三岔路口交汇,早晚高峰人流车流交织,曾是校园安全的“堵点”。如今,这里有了20余人的“警家校”联合执勤队,为学生出行筑起“防护网”。

  “成立家长及教师义警队伍,不仅为校园安全管理上了一把‘安心锁’,也是对‘警家校’联防共建体系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东莞市莞城英文实验学校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张汉英介绍道,在“警家校”模式下,多方护航孩子们的上下学安全。

上学早高峰,民警与义警在校门口进行护学执勤。新华网发(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供图)

  “我们早上7点到岗,帮小朋友拉车门,牵着他们走人行道,确保安全入校。”家长义警李吉妹说,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义警队伍从不缺席“护学岗”。“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为让义警“能干事、干成事”,东莞市公安局莞城分局步步高派出所不仅开展岗前培训,还定期组织应急处突演练。“学生间有矛盾,义警先调解,把纠纷化解在萌芽。”该所副所长、兴塘社区警务室警长胡文厚介绍。

  “义警队伍带来三重变化: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形成正向引导,传递榜样的力量;家校间的纽带得以强化,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提高;强化‘警家校’协同机制,学校与社区、公安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响应机制。”副校长唐乐的感慨,道出了“警家校”联防的价值。

  刚柔并济 筑牢平安守护“最前线”

  “歹徒持械闯商场!”东莞海德汇一城商圈外,一场实战化应急训练骤然打响——铁骑封控、义警持钢叉合围、民警用盾牌逼停,数分钟内“险情”化解。

  南城作为东莞四大商圈的聚集地,覆盖面积广,日均客流量达6万到8万人次,仅凭商场内保安难以覆盖所有区域。2021年组建的“先莞队”义警队伍成了关键力量。

  目前,南城义警建立起321个最小应急单元,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违法案件80余宗,化解矛盾纠纷40余宗。

  “我们以‘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专业处置’为目标,不定期拉动训练。”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新城派出所警长刘柱荣说,400余台公网对讲机让义警与警方实时联动。

新城派出所民警对义警队伍进行岗前培训。新华网发(南城公安供图)

  钢叉盾牌之外,还有“让爱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温暖防线”。自2021年加入义警体系,该协会从“凭热情救助”转向“系统化运作”。

  2024年,协会与南城公安合力帮扶离乡7年的四川流浪老人,助其补办好身份证、重拾精神力量,最终护送返家。“有了警方支撑,救助更专业、更长效。”协会城区分会会长张锦荣说。

  制度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邻”细胞

  傍晚,塘厦镇“木棉花义警队”队员王俊玲下班即上岗,带着反诈资料走进社区。作为“楼栋长”,她管理着50间出租屋,是14.2万塘厦外来人口的“贴心人”——租客忘关门窗,她帮忙照料;邻里有矛盾,她出面调解,租客们都亲切地叫她“玲姐”。

  2020年,塘厦林村警务室组建“木棉花义警队”,将出租屋管理员、志愿者等纳入义警体系,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守护邻里安全。“我们配齐‘三件套’和对讲机,让义警有装备、能联动。”林村派出所警长李锋威说,在义警协助下,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木棉花义警队”开展反诈宣传。新华网发(塘厦公安供图)

  为激发义警服务热情,东莞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半年举办全市表彰大会,嘉奖优秀个人与组织,迄今已累计表彰优秀义警1176人次、优秀义警组织503个;同步开辟专属绿色通道,覆盖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并联动236家餐饮商超提供专属消费优惠,以城市礼遇回馈义警奉献。目前,“东莞义警”各镇街已建成“义警”协会,“义警”有了“娘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东莞义警的实践,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当“义警绿”与“警服蓝”并肩,这座超大城市的治理密码愈发清晰:以共治聚合力,以民力护久安。

【纠错】 【责任编辑: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