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8月8日电(记者李晓玲)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7日举办,论坛关注“规划建设大湾区全球海洋城市群”“城市发展迈向流量时代”等城市发展议题,探讨当前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路径。
围绕城市发展议题,论坛发布了《前瞻大湾区(三):规划建设大湾区全球海洋城市群,着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和新书《流量城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宪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建设全球海洋城市群;大湾区全球海洋城市群,不仅承担着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更是承载着中国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重构世界海洋经济格局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深圳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迅速增强,具备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的综合条件,有能力有条件引领大湾区全球海洋城市群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城市发展已步入“流量时代”,货流、人流、信息流和消费流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塑着区域经济版图。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魏东霞认为,新阶段下的消费城市,应当拥抱新技术、融入新趋势,找到本地优势,扬长避短,让流量汇聚,面向更宜居的未来。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在行业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务实高效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决策依据,为城市规划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