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智造到芯片自强——解码格力制造的新质图景-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5 07/21 16:24:20
来源:新华网

从绿色智造到芯片自强——解码格力制造的新质图景

字体:

  在珠海高新区,格力投资近百亿元建设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芯片工厂实现388天建成投产,刷新行业速度纪录;20多公里外,总投资17亿元的格力水机绿色智造基地建成启用,集成“光伏+储能+空调”系统,通过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具备中央空调全流程制造能力的智能工厂。

  这不仅是两座工厂的崛起,更是格力电器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的主动跃升:一手锚定绿色低碳,持续突破节能技术天花板;一手攻坚芯片核心,打通全链条自主可控路径。

  以绿色为底,以科技为锋,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格力正以“双轮驱动”构建智能制造新范式,为中国制造锻造未来样本。

  绿智领舞 助力“双碳”目标

  走进格力水机绿色智造(珠海)基地,大型压缩机、冷水机组两个制造中心生产有条不紊。在智能工业互联信息集控中心大屏上,能耗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跳动,每一度电的去向都清晰可见。

  据格力电器机械助理工程师介绍,公司投入700多人的IT团队进行研发,工厂引入能源互联网系统后,从设备监控到能耗分析,从预警系统到能效优化,不仅降低了能源浪费,更让工厂的运营更加绿色、智能。

  在工厂顶端,1200多块光伏板整齐排列,光伏发电与空调的结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带来新思路。目前,这座工厂年碳减排超过6100吨。

  与绿色并肩推进的,是设备核心技术的跃升。“我们用十几年时间从追赶到全球领先。”格力商用空调技术开发一部专业设计室副主任武晓昆说,格力自研的磁悬浮压缩机等产品,能效系数普遍超国家一级标准。

  其中,格力为深圳地铁12号线提供的智能环控系统,一年节省电费近15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格力中央空调已服务37个城市近200条地铁线路、25个大型机场项目、130多个铁路枢纽站,成为“超级工程”的选择。

  这种绿色竞争力,也体现在海外的适配力中。“在中东54度的极热环境里,格力空调能力不衰减;在北美零下30度,热泵设备仍能稳定运行。”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白荣耀说,格力自主品牌占出口销售总额近70%,“我们不是靠广告,是靠口碑赢市场,并推广格力的质量文化。”

图为格力水机绿色智造(珠海)基地。

  芯链驱动 加速自主创新

  如果说绿色制造描绘了中国制造的“生态高度”,那么格力芯片战略,则代表了其“技术深度”。

  沿着清洁通透的走廊,走进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天车滑轨、微孔地板、百级无尘环境,配合整套自动化流程,让这个碳化硅芯片工厂充满未来感。

  “我们的工厂国产设备导入率超70%,全流程自动化运行,仅需平均不到40人运营。”格力电子元器件公司项目总监杨浩说,该生产线从搬运到生产、储存全自动化,能极大地提高产品良率,生产更具一致性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据悉,该工厂自2024年投产以来,其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家用空调中的装机量已经突破100万台。产品应用场景涉及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冰洗厨电、生活电器,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行业领域。

  近日,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为格力电器旗下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颁发多张国际认证证书,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及ANSI/ESD S20.20-2021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格力电子元器件已经建立、实施、保持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产品和过程质量管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正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格力电器2025年度股东大会上所言:“造芯不是格力的选择题,而是中国制造的必答题。”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补充道,格力的底气来自多年制造积淀,“我们用自己的芯片和变频设备完成了一个半导体工厂的建设,不仅向全行业证明了我们的方案,更为中国制造夯实了底盘。”

  从绿色工厂到半导体工厂,从热泵技术到芯片制造,制造业的“硬核”竞争力正藏在这些“看不见”的核心科技里。

  董明珠曾强调:“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盈利,更在于为社会创造福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格力闯出了一条“绿色+科技”双轮驱动路径,让这些核心科技变成可见、可控、可行的中国“智造”力量,成为中国制造由“世界工厂”迈向“产业高地”的现实注脚。(参与:刘芷妤)

图为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