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日前举行徐林院士名医工作室签约揭牌仪式。徐林教授是中国脑瘫医学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业界观点认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脑瘫诊疗水平迈向国际前沿的重要节点。
构建脑瘫创新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成发展关键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作为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因脑组织发育未成熟阶段受损,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曾被视为“不治之症”。徐林院士团队的创新探索为无数患儿家庭带来曙光。近30年来,其团队成功救治3万余例脑瘫患儿,构建起“外科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脑瘫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专家共识,推动精准治疗和康复一体化模式的普及。”徐林院士表示,破解脑瘫诊疗难题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系统诊疗体系。
据悉,广州正全力推进重大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建设,通过对标国际领先水平,聚焦疾病诊疗难点“搭平台、建机制、出成果”。徐林院士团队被寄望于能积极申报疑难疾病诊疗相关项目,让优质医疗资源释放更大效能,实现“强中更强”的发展目标。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上海复星健康集团董事长胡航表示:在广州这一医疗资源高地,医院具备良好的技术土壤。相信此次合作将带来更优质的技术成果,复星健康不仅将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也将积极推动公益基金深度参与,为脑瘫家庭带去更多帮助。
暑假迎治疗高峰期,手术与康复应紧密结合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届儿童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唐久来表示,脑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致残性重大疾病,患病率约为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庞大的患儿群体对规范化诊疗有着迫切需求。“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必须是全方位、一体化的,涵盖物理因子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个维度。”
进入暑假,脑瘫治疗迎来高峰期。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功能神经与矫形外科专家段三有表示:“此时孩子放假有空余时间,家长也能全身心陪伴治疗,因此成为手术集中期。”他介绍,脑瘫中60%-70%为痉挛型,表现为肢体痉挛、肌张力高,上肢常出现手指屈曲、握拳等症状,下肢则以尖足、剪刀步态为典型特征。“痉挛性脑瘫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缓解或消除痉挛,从而改善或恢复运动功能。”段三有详细介绍,SPR手术通过多导联电生理技术监测,科学决定脊髓神经后根的切除比例,能全面调整肌肉张力至接近正常状态。“手术是康复的桥梁,可长期、稳定、彻底解决肌肉痉挛问题,为运动功能恢复奠定基础。”
徐林院士特别强调:“康复的黄金阶段在手术期前后,必须遵循‘三分手术、七分康复’的原则。只有手术与康复紧密结合,才能实现1+1>2的治疗效果,这一一体化模式值得全面推广。”
广州提速布局脑瘫精准治疗
徐林院士表示,团队将与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流的学术和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优秀人才,组建强大学科团队,推动脑瘫外科与康复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应用。他认为:“各学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无论是手术、康复还是药物治疗,都亟待建立统一的诊疗标准、专家共识和指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夏之柏教授认为,徐林院士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级水平脑瘫诊治和康复一体化中心建设正式启航。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院长谭明华介绍称,医院于2025年成立国际医疗中心,通过整合粤港澳优质医疗资源,让区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化服务。“徐林院士团队的技术将与医院智慧诊疗系统深度融合,我们将逐步构建脑瘫外科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造涵盖筛查、手术、康复的全周期服务闭环,开展脑瘫早超早期筛查等课题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其认为。
据悉,随着徐林院士名医工作室的落地,广州在脑瘫精准治疗领域开始加速布局。这一融合顶尖技术与系统服务的诊疗体系,不仅将为更多患儿带来站立行走的希望,更将推动脑瘫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文、图/记者:涂端玉、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