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浪潮席卷传统产业,广州海珠区以“数智心脏”之姿,在行业大模型赛道实现弯道超车。这个曾在大模型领域“0基础”的区域,如今以13个中央网信办备案项目占据广州半壁江山,孕育出全国首个AI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图。
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前瞻布局。早在2022年,海珠便锚定“算法-算力-数据”三位一体战略,打造“琶洲算谷”。当各地尚在观望时,海珠已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行业大模型专项政策,单企年度奖励高达千万,吸引超500家企业问询。政策红利下,大模型备案数从3个激增至13个,60个项目蓄势待发,形成教育、营销、工业等八大应用领域矩阵。
这里的企业深谙“应用即王道”。茉莉数科的“花生大模型”日均生成400万篇种草笔记,助力良品铺子、修丽可等品牌实现进店成本降半;筷子科技用AIGC将视频产能提升10倍,5人团队日产出超3000条;云蝶科技的“行知大模型”正重塑教育形态。这些“隐形冠军”不追通用模型风口,专注垂直领域商业变现,超50家企业已实现盈利,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
产业生态构建更显功力。全国首个大模型孵化平台“琶洲模方”集结16家创新企业,提供算力、数据等核心支持;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吸引全球顶尖团队,直通AI最高奖吴文俊奖。海珠通过“快落地、速研发、广应用”策略,培育出互联网大厂模型、行业龙头模型等四大盈利集群。
未来,海珠将继续抢抓行业发展风口和机遇,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建设,争取成为全国领先的应用示范高地、政策高地和人才高地。从备案数全国区县前五,到护航广交会的安防大模型,海珠正用“小而精”的AI发展范式,证明应用大模型才是撬动实体经济的密钥。这个千年商都,正在大模型铸就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经济的交汇处,书写中国AI的独特篇章。
记者 王子瑜
通讯员 海宣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