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年获评省消防救援总队基层建设标兵站,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怎么做到的?8月23日,央地媒体“走近火焰蓝”茂名采风活动第六站走进高州市,了解高州市如何打造新时期队伍管理教育新样板。
标兵是标杆,是模范,始终走在前列。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成立于1974年,是茂名地区最早的四支消防队伍之一。这支队伍资历很“老”,技术理念却很“新”。
走进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宝光精进”战训课题工作室的牌子十分耀眼。“这是我们的实验室、科技孵化室。”救援站指导员黄永强介绍,该工作室围绕模拟实验、装备革新等领域开展研究,研制以粉尘爆炸、烟气蔓延等为代表的灾情模拟设施8个,推出实用装备革新发明专利9项。
该站还针对高州地形特点,精心设计水域、山岳等专业训练科目30个,组建了第一支山岳救援队伍,制定救援配备标准,填补茂名全市山岳救援技术空白。
老救援站敢于创新的背后,是过硬的战斗力和专业度。
“一支救援队伍好不好,归根结底,‘战斗力’是唯一的根本标准。”黄永强介绍,该站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要求,建立“体能技能、班组操法、模拟实战”练兵机制,组建灭火救援“尖刀班”、成立业务技能“示范队”、打造体能技能“全优站”,锤精兵、锻队伍,全力推动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常怀“本领恐慌”,让这支标兵队伍不断创新机制、自我锤炼,在全省、全市各项比武竞赛中多次包揽前3名,综合比武成绩稳居茂名全市第一。
宝光消防救援站是一支脱胎于人民军队和公安机关的纪律部队,“依法治队、从严治队”是队伍管理教育的根本方针。
队伍管理要“严”字当头。“两个经常性”(即经常性思想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五余谈心法”(即吃饭之余、训练之余、闲谈之余、休息之余、出警归途之余),“432”(即标识定位、内务设置、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四统一,管理制度、档案台账,量化考评三规范,干部跟踪管理,信息化管理两到位)工作机制……该站探索了一套符合新时代标兵特色的队伍的管理制度,又一次竖起了全市队伍特色管理标杆样板。
队伍管理还要“细”处着眼。该站围绕“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的目标定位,大到灭火救援的作战程序、行动要则,小到牙刷毛巾的摆放朝向,都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细节间抓养成。
严管厚爱之下,2020年,该站成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批正规化达标单位并成为全省示范队伍。
消防救援队伍是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战的队伍。主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样重要。“最好的救援是预防。”黄永强说。
“线上+线下”“宣传+培训+演练”,该站分批次、分类别组织重点单位、行业开展消防教育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超3万人;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走进28个镇街、288个村委,实现村村都有“消防明白人”;防火知识登上“村村通”广播、每周开展“消防站开放日”活动;面向弱势群体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和特色宣教……上能打胜仗的消防尖兵、下能真情服务百姓的志愿队,在当地受到党委、政府以及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抢救被困人员147人,疏散被困人员1259人,抢救财产价值1696万元,保护财产价值8459万元……一次次危急关头、一个个突发事件中,宝光消防救援站彰显标兵本质。
崔越兴、左敬挺身勇斗抢劫歹徒,叶治标徒手营救落水儿童,冯广裕勇救坠楼男孩……一个个英勇故事,述说为民初心。
多年来,该站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十年获评省消防救援总队基层建设标兵站,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成绩皆为序章,快马更要扬鞭。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站长温加镇表示,高州市宝光消防救援站将秉持“标兵”本色,继续刻苦训练、科学备战、不负重托,守一方安宁,护一方平安。(邓美芸 邓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