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模型亮相第二十届文博会!-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25 14:47:42
来源:羊城晚报

八大模型亮相第二十届文博会!

字体:

     甘肃展位《乐动敦煌》的表演吸引众多观众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期间,一款名为“云月”的数字人亮相“大模型产业应用厅”,现场担任“讲解员”,为企业“代言”。现场观众可与其进行实时对话,体验个性化定制的音乐与舞蹈表演。

  这款由云从科技带来的AI智能体,展示了大模型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实力。透过文博会这扇窗口,不仅展示出人工智能企业的前沿技术,也反映了大模型在文化产业落地的美好图景。

  23日下午,记者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场馆最中心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展区中心的人工智能大脑“粤智”生动展示了广东“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的多样场景与内容,打造出一个兼具科技感和文化底蕴的展示空间。

  据了解,作为广东展区的亮点之一,“大模型产业应用厅”集聚9家企业、实验室等现场展示,多种类型大模型一应俱全。现场参展的8个代表性大模型,包括鹏城实验室“鹏城・脑海”通用大模型、南方电网大瓦特大模型、视源CVTE-教育大模型、云天励飞天书大模型、云从从容大模型、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腾讯混元大语言模型、元象大模型。

  “本次文博会,我们带来了车管电子书、交通大模型、交通枢纽大模型等一众解决方案,以构建城市群综合立体交通数智底座、数智模型、数智赋能为主线,全面展示了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在智能信控、交通运输等场景的成功实践。”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交事业群产品总监叶曦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发大模型对于交通运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而言,交通态势感知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对普通市民来说,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能提供实时的交通咨询、问题解答,有助于提升出行体验。此外,大模型可以用自然语言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人机协同,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出行推荐、路径规划。

  据介绍,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于2023年6月发布,推动算力、算法、应用三位一体AI大模型产品化落地,并中标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夯实了科研“国家队”的地位,并在轨道交通智能客服、智能运维、交管电子书等场景落地应用,有效赋能智慧交通场景,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交通管理更智慧、城市运转更畅通。

  “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未来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生态伙伴融合协同,推动大模型等技术在文旅场景创新落地,助力文博、旅游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叶曦昊表示。

  在展区的另一边,南方电网大模型“大瓦特”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电网大模型“大瓦特”是电力行业首个基于自主可控算力研发的跨模态大模型,也是首个在电力行业应用最广的大模型。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公司技术经理林全郴告诉记者,目前,该模型以通用训练语料和电力行业专业知识数据为基础,覆盖输电、变电、配电、调度、客服等十余个领域,模型参数为130亿参数,项目团队自主从零开始进行训练和微调,实现了跨CV/NLP模态的交互,是电力行业各专业细分领域共同的“超强大脑”,应用效果显著。

  “在智能客服领域,我们还基于‘大瓦特’大模型构建了智能机器人、智能客服助手、智能质检、智能外呼、智能知识库的‘五位一体’的智能客服体系。”林全郴表示,目前已实现自助服务能力和人机协同能力双提升,月均服务用户超30万人次。

  来自鹏城实验室的“鹏城·脑海”通用大模型也亮相展厅。据介绍,“鹏城·脑海”是国内第一个用国产算力训练的千亿级大模型,已发布不同规模的系列模型,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目前“鹏城·脑海”已经向全社会开放,它强大的算力和服务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而参展的鹏城实验室便是广东大模型产业背后的技术底座之一,其智算平台能够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开放和共享。未来,还将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共同推动国家智算一体的生态建设。记者 郑明达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