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广东茂名召开-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22 12:34:00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2024年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广东茂名召开

字体:

5月20日,2024年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广东茂名召开。全国范围内的荔枝龙眼产业链上的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主产地区、行业组织、龙头企业代表以及各级各地媒体代表450多人参会。

广东副省长刘红兵、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一级巡视员彭剑良、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陈忠毅、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出席大会并讲话。

本次大会以“荔枝之乡 向新而行”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茂名市政府承办。大会旨在搭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现代化、以新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五大振兴”的荔枝龙眼交流平台,涵盖科技创新、产业革新、品牌塑新、文化焕新等系列活动,集成推介一批荔枝龙眼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产品,促进全国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互利共惠。

彭剑良表示,荔枝龙眼是全国人民“果盘子”的重要组成,抓好荔枝龙眼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做好“土特产”文章、保障市场多元供给、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全链升级、科技支撑、品牌打造、文化赋能,推动我国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棕会指出,近年来,广东省以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链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广东省荔枝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带动产区180万荔农实现增收。

这是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连续第五年选在茂名举办。庄悦群(上图)在致辞中表示,五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刻印下“小特产”发展为“大产业”的重大跃迁。五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指导下,大会同广东、茂名荔枝产业发展形成循环联动,溢出效应显著,有力推动了荔枝龙眼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全面升级,并成为推进广东“12221”市场体系、“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刘红兵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致力把荔枝产业做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

大会紧密围绕“荔枝之乡 向新而行”主题,融入AI、非遗等元素,展示了2024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十大品种十大技术等一大批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国荔枝龙眼生产在基因挖掘、品种选育、高效栽培、保鲜存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陈忠毅在会上作《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报告》,对中国荔枝龙眼产业情况作分析,并提出发展展望。

大会邀请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美国等国家驻穗领馆商务代表出席,以荔为“媒”,以会为桥梁,让国外更加了解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情况,不断提升荔枝龙眼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更好推动荔枝龙眼产业走向世界。

大会现场,荔枝气象服务中心和广东茂名特色水果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正式揭牌,广东荔枝超低温液氮速冻锁鲜技术合作、茂名高州绿帝桂圆荔枝产业链开发运营、邮政寄递保质提效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合作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大会正式对外发布茂名龙眼区域公用品牌LOGO、《中国·茂名 荔枝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2024年广东荔枝采购导图》及《2024茂名荔枝采购指南》,开展荔枝产销对接,邀请荔枝采购商深入茂名,实地走访了解荔枝生产,为荔枝产销合作搭建桥梁。

大会邀请与会嘉宾亲手种下一棵荔枝树,加速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共同唱响“我为广东种棵树”的主旋律。

大会期间,当地正在建设描绘“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新画卷的柏桥荔博园,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该荔博园占地1.5万多亩,其中核心区2210亩、拓展区1.3万亩,是高州特优农产品荔枝、龙眼的主产区,横跨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根子、分界、泗水3个核心乡镇。该园注重业态谋划,围绕着做好“吃、住、行、游、娱、购、情、学、养”九篇文章,将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周边镇村深度融合打造“大景区”,以“后备箱工程”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同时,柏桥荔博园还分设有“理”走遍天下“学习专区”、有“荔”走遍天下“产业强区”和有“丽”走遍天下“服务新区”。其中,“学习专区”以红色为主题,即建设思政教育大讲堂、政治理论武装重要基地——柏桥讲堂,以及“百千万工程”培训基地、新农人工作室、科技小院、乡村鲁班堂等;“产业强区”展示“小荔枝”撬动“大产业”的丰硕成果,同时活化更新千年荔枝园、红荔阁、储良龙眼母树公园等地标建设;“服务新区”将建设520婚纱摄影基地、房车营地、数字游民部落、星空营地、非遗工坊、甜蜜蜜酒店、碧道栈道等配套设施。

此外,大会还举办了荔枝嘉年华活动,包括“520·我爱荔”集体婚礼活动、2024“中国荔乡”嘉年华、5·19中国旅游日暨骑行大赛、茂名荔枝房车节、第二届全国党媒社长总编“荔红时节看茂名”采风活动等,进一步擦亮茂名荔枝龙眼品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振乡村经济活力。

中国是荔枝、龙眼原产地,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荔枝龙眼种植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在基因挖掘、品种选育、高效栽培、保鲜存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业体系日益健全,正在向高质量、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快速迈进。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753万亩,产量309.7万吨,一产产值290.2亿元;龙眼种植面积418.8万亩,产量227万吨,一产产值157.4亿元。

广东是我国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之一,荔枝适栽地域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优良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科研实力最强、连片种植面积最大、最先出台荔枝产业保护条例、古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

2023年广东省荔枝一产产值首度突破160亿元,省外市场份额占比约50%,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为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稳经济、促消费持续添彩。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率先出台《广东荔枝产业保护条例》,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均总产130万吨,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龙眼面积172万亩,产量104万吨。全省高接换种面积近80万亩,荔枝品种优质率超过60%。

二是持续开拓荔枝销售市场。着力推进“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生产市场两手抓、两手硬,省级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荔枝省外市场份额占比约50%,荔枝出口占全国一半以上,不断擦亮广东荔枝金字招牌。

三是科技赋能冷藏保鲜技术。推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增强保鲜库、分拣、包装等设施建设,全省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700余个,新增冷库近60万立方米,荔枝保鲜时长得以延长。四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荔枝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支持建设一批休闲旅游、采摘体验、文化推介、美丽宜居的荔枝特色小镇,着力将荔枝龙眼打造成为广东文化旅游代表符号之一,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茂名是全球最大的荔枝连片生产基地,是荔枝栽培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强的地市。2023年,茂名市荔枝种植面积142.69万亩,产量62.09万吨,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5,全市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20亿元。

近年来,茂名荔枝产业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强化品牌和科技双轮驱动,促进“四个转变”。一是坚持产品培优,促进“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荔枝优质品种占比达80%,远高于全国50%,开发出荔枝饮料、荔枝酒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荔枝产业价值跃升;二是坚持品牌塑造,促进“低价格战”向“优品优价”转变,强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运用,创新举办首届广东(茂名)荔枝电商消费节,2023年荔枝电商销售额23.46亿,增长9%,大力开发推广农文旅定制、电商客户定制、龙头企业供应链定制等“荔枝定制”模式,定制价格比传统销售价高30%以上;三是坚持科技赋能,促进“地方特产”向“全球共享”转变,成立茂名市荔枝产业研究院,建成301个“田头小站”,成功申建“国字号”特色水果技贸评议基地,2023年荔枝远销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达3733吨,增长53.4%;四是坚持文旅加持,促进“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转变,打造了国家4A级景区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每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当前,茂名正加快升级毗邻景区的包茂高速茂名服务区,高标准打造“荔枝之乡”会客厅,建成后将与周边的荔枝“一馆一址一圃”实现互联,促进“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更好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茂名又被誉为“龙眼之乡”。茂名市种植龙眼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唐代被列为朝廷贡品。储良龙眼原产茂名,是目前全国种植面最大的龙眼品种,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高州分界镇更被誉为“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茂名市立足资源禀赋,从特色产业入手,助力茂名龙眼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目前,茂名市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龙眼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达81.21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80亿元。茂名年加工龙眼鲜果超10万吨,龙眼加工产品主要有桂圆肉、龙眼干、龙眼酒、龙眼汁、龙眼速冻肉等,已经形成“买世界,卖世界”的发展态势。(关家玉)

【纠错】 【责任编辑: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