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朗沙:一个农村社区的“数智化”善治实践-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21 14:28:48
来源:南方+

狮山朗沙:一个农村社区的“数智化”善治实践

字体:

在住宅区里饲养鸡鸭,产生异味、噪音扰民,每人每次10分。田间地头乱丢废弃农药包装袋,每人每次20分……在南海区狮山镇朗沙社区,每一条村规民约都被细化、量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分数,一旦违反,网格员将在诚信治理管理系统中对其进行相应扣分。

按照1分等于1元的兑换标准,朗沙社区用真金白银,通过积分制与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居民的每一项行为赋分,以此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担起社区自治的主体责任,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这是“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南海基层的生动实践。通过不断强化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深化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并出台包括“三事分流”机制、评价督导机制在内的11份文件,南海充分发挥政法力量、动员其他综治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助力南海基层善治。

 朗沙社区一角。通过行为量化积分+智能终端赋能,朗沙社区做出基层善治新实践。 资料图片

1分=1元

村规民约积分量化,不良行为“明码标价”

朗沙社区位于狮山镇西南部,是有名的笋乡,经济相对发达,辖区内有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及包括3家上市企业在内的一众企业,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4000人,外来人员约1万人,是户籍人口的2.5倍。

居民结构的复杂化增加了邻里间的陌生感,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认知度不高,社会治理难度日益加大,矛盾也日益高发。“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矛盾就少了。”抱着这个最朴素的想法,朗沙社区“两委”干部开始搭建以“诚信”为基底的社区管理体系,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发诚信治理管理系统。

2022年9月,朗沙社区推出积分量化制度,由集体经济出资,按照每一分值1元的标准,给予每个户籍居民每年600分的基础分值。与此同时,朗沙社区结合村规民约的具体内容,在人居环境整治、出租屋及流动人口、两违查治、住宅建设、个人诚信等5大方面设置管理细则1000多项,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对应匹配最高100分、最低3分的分值。一旦网格员巡查时发现有人违规,直接以户为单位,在诚信治理管理系统的手机端拍照、录入、扣分。

如1户5人的家庭,被网格员巡查发现房前屋后垃圾未及时清扫,该户5人都将被扣除10分,即刻“入账”。如果在5天的整改期后,网格员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复查发现未整改,该户人家将被再次扣分。换言之,这户人家如果不及时清扫垃圾,少则损失50元,拒不整改还将重复扣罚。

 网格员巡查督导村规民约落实情况。 资料图片

每年1月,朗沙社区会对年度积分进行计算、公示,1分未扣的将额外给予100分的奖励,进入超红榜名单,全社区通报表扬。分值在300分以下纳入黑榜名单,剩余分值只能折半兑换奖金,且直接影响包括集体分配、二次医疗报销、老人金等社区福利发放。

“积分量化后,村民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慢慢就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内驱动能。”朗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罗德昌说。

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股室负责人认为,朗沙社区的积分制落实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将私事交还给居民自行整改,破解了政府干、群众看的难题。同时这一制度将基层治理清单化,通过“负面清单”把道德的软约束通过扣分的形式具象化,并通过每月公榜,每年表彰的方式,将公众的监督日常化。

积分制带来的变化,朗沙网格巡查员冯国标最有发言权:“以往‘磨破嘴皮’劝导不一定有人听,如今下村巡查遇上的全是笑脸——‘看哪里不行?我改!’”

 每年1月,朗沙社区会对户籍居民年度积分进行计算并在大屏上公示。 资料图片

“创熟”联盟

撬动社会资源,搭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今年1月,朗沙诚信治理系统再次升级,开发“创熟联盟”小程序,增加“创熟”加分项,通过发动辖内企业募捐筹集3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内创熟公益活动积分,兑换标准依然是1分=1元。

这一部分积分面向所有在社区居住和工作的人员,只要组织和参与到社区创熟公益活动中,都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通过扫码拿到“创熟积分”,并可在线下贴有红色诚信标志的“笋乡诚信创熟共赢商家”进行积分兑换消费。据了解,目前首批30家兑换商家包括奶茶店、发型屋、超市等生活类店铺。

目前,朗沙社区正在加快“积分小屋”建设。该“积分小屋”接受社会捐赠,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捐赠物资、居民清洗消毒后的闲置衣物等。建成后,社区居民将可以远低于市场价的积分兑换所需物品。

如今,朗沙辖区群众只要手机点一点,即可参与社区公益志愿活动、发布微心愿、获得积分、兑换积分。通过撬动社会资源,借助一个小程序,再利用公益志愿活动把资源回馈群众,朗沙社区在不依赖政府和社区资金运作的情况下,发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搭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这还不是终点。目前,朗沙社区正在加快综治应急中心建设,将社区内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物联网管理和老人应急服务设备信息集成到该中心监控室,由值班人员24小时轮班监控。

同时,社区成立应急小队,分三组三班倒24小时执勤,每4人一组,平日负责日常巡查,随时响应突发情况,应急处置。

 朗沙社区正在加快综治应急中心建设。图为监控室。 黄艳姿 摄

目前朗沙社区约400栋楼房已安装门禁系统,安装进度95%。同步增加视频监控和行为抓拍,社区视频监控数量将达到500支左右。物联网设备中,烟感装置已完成招标,即将在出租屋、厂企等进行全面安装,气感设备即将推进招标,老人应急手环正在完善功能中。“做完一项就接入一项的信号,以综治应急中心为大脑,用现代智能化手段打造一个一呼即应的应急闭环。”罗德昌说。

通过积分管理+数字技术,朗沙社区的治理效能整体提升80%以上,户籍居民与外来人口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村民日渐将村规民约内化为行为守则,将“私事个人自觉做、小事社区协调管、大事政府全力办”的“三事分离”机制落到实处,村内矛盾低发,且基本化解于萌芽状态,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朗沙的善治做法,将在南海全区推广。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麦绍强介绍,按计划,2024年南海各镇(街道)将打造至少2个积分制管理村(社区)试点,并逐步全区全员推开。村(社区)要结合村规民约、党员量化积分、志愿者服务积分、经济社股份分红积分等制定积分标准,根据程度等级给每个行为赋予不同分值,同时整合辖区内的生活、消费、服务、旅游等企业资源,通过积分兑换,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共治。

【撰文】黄艳姿 南海政法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