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万企,禅城创设“园区+”八大机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5/20 17:19:49
来源:南方+

法润万企,禅城创设“园区+”八大机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字体:

天津市一家科技企业委托位于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的东奥信息公司(化名)开发软件项目业务,东奥信息公司按合同如期完成了该软件开发业务,同时也通过了对方的项目验收。后来,该科技公司一直拖欠软件项目开发的经费。无奈之下,日前,东奥信息公司向驻点在园区的佛山市华泰民商事调解中心(下称“华泰调解中心”)提出调解申请,以妥善化解该起经济纠纷。

也在近日,同一个园区的一家企业因租赁办公场地问题,租赁双方发生纠纷,而驻扎在华南创谷工业园区的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综治中心闻讯后,立派调解员前往现场进行调解,促进纠纷友善化解。

张槎街道作为禅城区的工业重镇,辖区共有企业81555家,其中规上企业1042家,共有27个大型产业园区、54个村级工业园区,工业产值一直占据禅城“半壁江山”。

像上述发生在各工业园区的矛盾纠纷十分常见。基于上述特征,张槎街道在市、区两级党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创新打造一套“园区+”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机制,将基层治理前置,将该街道的综治中心建在华南创谷工业园区内,推动首个禅城区“1+6+N”工作体系实践创新点,切实把深入开展“1+6+N”工作体系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举措,聚焦以更优营商环境为经济提质增效,聚力提升社会治理、诉源治理能力,探索打造“法润万企”特色品牌,推进“园区+”机制有机衔接、协同发展,为辖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硬支撑,街道社会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张槎街道创新运用“园区+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专业化调解。(禅城政法供图)

筑巢引凤,创建“园区+”八大机制

据禅城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政法委把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举措,强化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机制优化,夯实解决矛盾纠纷终结站的基础等有关要求。作为禅城区工业重镇,张槎街道建成禅城区首个镇街现代基层治理集聚区,以张槎街道综治中心为中心,辐射建成张槎法庭、行政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办、农业农村办、公共服务办“1+5”基层治理集聚区。

做实做强基层综治中心,张槎街道综治中心总办公面积约4800平方米,高规格完成“一厅五室”建设,综治、司法、云指挥中心、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工会等单位进驻办公。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建立禅城区首个联调中心,统筹整合访调、诉调、警调、检调等工作机制,其中有调解室3间,个人品牌工作室1间,禅城区首个“园区+商事调解”实体化运作,推动矛盾纠纷快速高效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萌芽。

目前,张槎街道已逐步形成“中心小集聚、区域大集聚”的基层治理新形态,加速建成全方位全流程的平安建设生态圈,携手赋能“1+6+N”工作体系纵深发展。

张槎街道积势而行,以“小切口”推进向“全链条”激活的变化,找准“园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园区+人民调解”“园区+行政调解”“园区+商事调解”“园区+飞鸿联盟”“园区+三联三段”“园区+23号灯塔”“园区+法治文化建设”“园区+新市民服务管理”八大机制,实现聚合资源、放大乘数的基层社会治理最大效能。

 禅城创设“园区+”八大机制,打造平安园区。(禅城政法供图)

“园区+商事调解”,可依法确保调解成果

年初,位于佛山市火炬创新创业园的东奥信息公司与天津市一家科技公司因软件开发业务合作,发生一起合同纠纷,双方签订的是两份《软件开发(委托)合同》,根据该合同约定,科技公司委托东奥信息公司完成软件功能开发。东奥信息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如期完成软件功能开发,并通过了科技公司的验收。然后,东奥信息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申请支付余款,可一直被拖欠项目余款。

在处理两家园区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中,张槎综治中心依托“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引入华泰调解中心开展专业商事调解,充实“N”力量, 创新运用“园区+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调解模式,推动矛盾纠纷专业化调解。

 禅城深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图为张槎综治中心正在受理矛盾纠纷调解申请。(禅城政法供图)

在该案中,华泰调解中心通过梳理基本案情后,立即调配专业调解员,然而根据该案所涉软件开发纠纷,专业性较强,故选派一名互联网行业专家担任首席调解员;在针对性组建专业调解团队后,立即召集纠纷双方,按照双方所签订的合同,逐一分析合同每一条款,和双方各需承担的责任和权利义务。通过晰法明理,促进双方依法正确对待合同的履行,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了将调解成果合法达到依法履行效果,在签订调解协议后,立即协助双方到法院对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确保协议强执执行效力,保障商事调解效能。

据悉,张槎街道综治中心创新运用“园区+商事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实体化运作,在禅城区属首个。

“园区+行政调解”,可为辖区提供平安和谐土壤

张槎一家新建的酒楼在试营业期间,因通行道路问题与该酒楼左、右两个小区发生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好纠纷,可能会上升成群体性事件。

为妥善化解这件涉稳矛盾,张槎街道综治办根据该案件的敏感性果断“吹哨”,部门“应哨”,快速组建行政调解工作专班运用“园区+行政调解”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发现纠纷三方的焦点其中在左边小区业主认为其西侧通道为小区配套的通道,为了小区业主通行安全,只能设为电动车和人行通行,不能供汽车行驶;而右边小区业主则认为,该小区的闸门是此前多年已设置的历史事实,且闸门区域属于小区的公共面积,闸门将酒楼与小区的活动空间分隔,形成一道隔离屏障,若将闸门打开,会导致道路人车不分流,对小区业主的出入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作为被夹在两个小区中间的酒楼则认为,道路属于公共道路,小区业主不能设置道路障碍。

行政调解工作专班经核查后,三方争议的道路均属公共道路,不在三方权属范围。在明晰诉求问题根源后,经过研判,业主的诉求是道路出入安全,酒楼方则为是否正常运营,该工作专班在立足各方所关注的问题上寻找化解各方利益的平衡点,通过组织业主代表、酒楼三方共同到问题道路现场进行研究解决办法。再根据道路客观情况,提出了满足小区业主与酒楼多方利益需求的方案,调解方案采取人、车分流,获得三方认同。在该方案获得共识后,工作专班认真负责落实,密切跟进道路人车分流的整改,并确保整改完成,纠纷成功化解。从而有效保障三方利益,促进小区与酒楼和谐共处。

 张槎综治办快速组建行政调解工作专班,运用“园区+行政调解”进行调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禅城政法供图)

据张槎街道综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建立“园区+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扭紧了行政调解工作责任链条,能够有效调动各方、各职能部门参与到纠纷调解工作中来,共议共商良方,谋划有效完整的解决方案,达到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使矛盾双方尽快恢复正常经营、生活,从而实现多赢。

展望未来,禅城区将全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纵深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佛山之心”“六最”现代化禅城向纵深发展,为全市推进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记者 唐梦

通讯员 佛政宣 禅政宣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