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长者饭堂,托起银发族舌尖上的幸福-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4 03/20 10:28:07
来源:广州日报

农村长者饭堂,托起银发族舌尖上的幸福

字体:

“不是煮饭煮不起,而是长者饭堂更有性价比。”3月18日,惠州市首个农村长者饭堂——水口街道下源村长者饭堂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长者饭堂,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饭堂为农村老人特别是失能、独居、空巢老年人解决了“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也为孤寂的老人们社交、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举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75岁及以上老人每餐自费2元

春日的惠城区水口镇乡村风和日丽。记者驱车实地探访下源村长者饭堂运行情况。11点刚过,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已经坐着好些老人,而外面还有不少正在陆续赶来,老人们或是走路、或是骑自行车,他们落座后从一边聊家常开始,一边等待开饭。

由于是惠州市首家农村长者饭堂正式投入运营,各级政府有关机构均予以重视。惠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刘建锋以及惠城区、水口街道等机构主要负责人均到现场调研和指导。

下源村长者饭堂面积约250平方米,由村里的老人活动室改建。

“这里11点30分准时开饭,每天大概有120~130位老人来吃午饭,我们每天会提供两荤一素一饭一汤。”长者饭堂负责人、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士严梦婷说。

每个前来就餐的老人胸前都挂着一个二维码胸牌,开饭时,每人凭胸卡由工作人员扫码用餐,一张卡打一份饭。负责扫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每个月充一次卡,统计来饭堂吃饭的老人,上面的二维码是他们登记的身份信息,每次就餐扫码扣费的同时,也能核对他们的身份信息。”

“60至74岁的老人每餐自费5元,75岁及以上的老人每餐自费2元。”严梦婷介绍,自费部分外,由上级单位包括村委会补助、乡贤捐助。另外,下源村村民委员会每年会向长者饭堂提供运营经费支持。

记者注意到,饭堂有两支打饭队伍,一支队伍提供给老人自行排队打饭,另一支队伍则是给义工排队打饭,义工会为80岁以上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打好饭送上桌。这些义工来自村里60岁老人组成的舞蹈队,他们协助饭堂运行,形成了长者服务长者的高效闭环。

长寿村的敬老新模式

“非常好,比家里自己做得好吃,也很便宜,我今年80多岁,一顿饭又有菜又有肉,两元钱就够了,在外面不够买个包子。”饭堂内,一位老人满意的告诉记者,他希望这种福利越办越好,为村里老人造福。

下源村位于水口街道中部,全村4000多人。村委副主任严耀庭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有百岁老人3位,最高龄的有103岁,九十岁以上的28位,八十岁以上有100多位,而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700人。

下源村一直以孝悌之义为重,村内敬老爱老、尊老孝老蔚然成风。2021年,下源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根据过往两个月的试运行期间老人用餐数量和资金来源测算,下源村长者饭堂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形,村里补贴和乡贤公益慈善支持额度有限。对于如何维护下源村长者饭堂长期有效运营,负责人严梦婷说,根据民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社会化、商业化运作一些项目来支持长者饭堂是必由之路,比如承办村里宴席、售卖快餐以及特产等等,从而将收益用于补贴长者饭堂。

记者了解到,整个惠州市长者饭堂起步较早,于2019年启动了社区长者饭堂。实惠的价格得益于多方联动,探索“政府补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个人自费一点”的“四个一”公益运营模式。

与此同时,惠州市积极引入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资源,探索老年助餐服务运作新模式,充分发掘各部门阵地载体潜在功能,因地制宜打造长者饭堂(助餐点)。

目前,惠州市依托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单位食堂、爱心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数十家老年助餐配餐服务点已建成投入使用,为越来越多的老人就近用餐提供便利、公共普惠型“长者饭堂”,在政府和民间合力之下,托起长者舌尖上的幸福。

今年惠州“两会”期间,惠州市民政局局长吴素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长者饭堂”在今年将覆盖惠州所有镇街。其中,惠城区起步早,需求大,条件也好,因此发展较快,“长者饭堂”数量也多,解决了众多老年人士的就餐需求。

文、图/记者:陈明 通讯员 惠融宣

视频/记者:陈明

【纠错】 【责任编辑:关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