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镬盖顶岭遗址。南方日报记者 仇敏业 摄
10月19日上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最新考古发现。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助理馆员、遗址现场负责人谷俊杰介绍,2023年4月—7月,为配合国有土地出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一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在地块内的镬盖顶岭发现了灰坑、柱洞、灰沟等遗迹和曲折纹、勾连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初步判定分布镬盖顶岭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
经报国家文物局同意,从9月至10月,考古队再次对镬盖顶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面积700平方米。这次,考古队在镬盖顶岭岗丘顶部发现四周有围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
院方表示,镬盖顶岭越人墓的考古发现,为战国至汉武帝时期汉平南越阶段,自环太湖地区经珠江三角洲到越南北部百越文化圈的发展脉络和传播路径提供了线索,为早期岭南文明探源和中国化进程的研究阐释增添了考古实证,也进一步说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广州东北黄埔九佛—萝岗一线是史前至秦汉时期南越先民重要的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早期广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记者 黄堃媛)
【纠错】 【责任编辑: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