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公安交警奋战一线,清理路面倒伏大树。南方拍客 黄国宏 摄
深圳罗湖,市民雨中出行。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9日,广州市区普降小到中雨,与前天相比雨势明显减退 记者 钟志辉 董天健 摄
“请将最难的任务交给我们!”听到消防员坚定的话语,江门蓬江区棠下镇礼步村的众人终于感到安心。连夜降雨后,礼步村发生内涝,多名村民被困。江门市蓬江区白沙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赶到现场,成功转移被困村民。
9日上午,雨带移动到粤西、珠三角西部沿海上空。茂名、阳江、云浮、江门等地雨势加强,其中茂名、江门降雨尤其猛烈,一天“倒水”超过400毫米。尽管在当天,全省防汛响应等级从Ⅱ级调整为了Ⅲ级,但持续的强降雨“威力”巨大,打乱了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不免令人绷紧神经。
要打赢这场强降雨防御硬仗,殊为不易。强降雨防御形势越是严峻,更凸显在平凡岗位上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风雨同行,同舟共济,一句句令人安心的承诺、一道道挺身而出的身影,共同筑成了防御强降雨的坚固防线,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宁。
风雨夜里急“敲门”
转移危险区域群众不漏一人
大坝是否安全?排水沟、溢洪道和启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9月8日这天晚上,江门台山市白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汝森睡得很不踏实,他担心着潭江边堤坝的情况。
“还是不放心,必须过去看看。”9日清晨,陈汝森急急忙忙赶到镇上五围村、里边村等近江区域,检查堤坝状况,也对全镇的水库水位库容和水域岸线做好记录,以便做好排水安排。
陈汝森提前在微信群内向水库管理员发放了节点工作安排表,要求各工作人员定时打卡,汇报情况“报平安”。陈汝森说:“这附近的堤坝是前几年决堤后修复的,必须重点检查,杜绝再次发生决堤事件。”
强降雨来临前,仔细排查风险隐患,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才能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在危险区域开展群众转移工作时,更是如此。
9月8日晚开始,茂名市东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当天21时,茂名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降雨持续到9日晚上,茂名电白区岭门镇和高州市深镇镇强降水最为明显。
8日晚上,岭门镇各村(社区)就按照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工,连夜摸排辖区内老旧房屋、削坡建房、低洼易积水处等情况,重点关注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开展“敲门行动”,提醒群众做好防御准备;对于居住在低洼易积水地带,存在防汛风险的群众,服务团队成员耐心劝说并帮助其转移到安全地带,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放作临时安置点。
“防汛响应启动后,我们连夜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加强排查管控,特别是对低洼点、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险情,同时加强对留守及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外来临时务工人员的安全监管和转移避险工作,做好转移准备等工作。”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应急管理办主任陈万里告诉记者。
次日一早,近700名金塘镇镇村干部又走上岗位,继续昨晚的排查工作,挨家挨户上门提醒,重点检查低洼点、易涝点,巡查河流、水库水位上涨情况。
在广东,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形成了“四个一”机制,包括:“每户一对接”转移责任,“每村(居)一台账”转移清单,“每镇(街)一张网”转移体系,“每灾一行动”转移启动机制。通过落实“四个一”机制,确保做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
打通防汛工作“最后一公里”
防御强降雨,社区网格、最小应急单元也能发挥大作用。全省各地,网格员、应急巡查队员等岗位深入基层,助力打通全省防汛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9月8日上午8时许,广州市黄埔区南岗小学、南岗幼儿园学校周边地区发生水浸,南岗派出所警力在现场指挥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其间,有一辆快递三轮车从水浸区边缘驶过时,突然侧翻。现场民警第一时间快步跑上前,联合最小应急单元和周边群众将快递车扶起。
在江门台山市白沙镇,全镇20个网格、106名应急队员进入应急状态,20个驻点联络组下沉一线,第一时间做好积水疏通、隐患点排查、清理河道障碍物等工作。
“这几户是独居老人,我们要重点关注,这里是住址和电话。”9日上午,白沙镇龚边村专职网格员黄娇娜在手机上的智慧网格信息服务仪轻轻一点,就调出辖区内特殊群体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按照相关名单,黄娇娜带领应急小队上门入户走访,提醒群众注意防汛。
借助手上的网格台账,江门市白沙镇20个村(社区)40名专职网格员能第一时间查询削坡、低洼、水库、危房、人员信息等情况,镇里的应急巡查队员也就有了“指南针”。连日来,白沙镇通过“销号式”走访、检查,对全镇690名转移户名单进行确认。
暴雨来袭,水漫城市,东莞遭遇了15年来最强降水。
连日来,在东莞的多个易涝点,常常可以看到“三人小组”值守、忙碌工作的身影。直至内涝积水退去,风险解除之后,他们才走下岗位。“三人小组”由水务、城管、交警,或水务、交通(公路)、交警等三个部门组成,负责易涝点、积水点的预防、现场处置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随着积水逐渐退去,城市逐渐恢复如常。这让东莞凤岗一名市民颇为感慨:这座城市的坚强与温暖,让他有了更多扎根东莞、建设东莞的理由。
干群合力齐心合作
善意互助的“双向奔赴”
这场强降雨中,既有步履坚定的冒雨“逆行”,也有善意互助的“双向奔赴”。
“快来快来,大塘圩浸水了!”9日上午的江门台山市四九镇,大暴雨下个不停。大塘村驻点组长林杰良及村“两委”干部在开展汛情巡查时,发现大塘圩路面、大塘蟠龙村出现塘沟倒灌和积水,路面积水已经漫过了脚背。
驻点干部和村“两委”干部迅速冒着大雨开始抢险,他们拿着铁铲清理淤泥,又用棍棒铁锹疏通排水口,随后又就地取材加固加高倒灌塘沟。
看到村干部忙着抢险,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抢险行列。在干群合力、齐心合作下,大塘圩水位慢慢下降。看到汛情警报解除,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9月8日起,阳江市多个县(市区)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9月9日,阳江市三防指挥部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当天凌晨3时10分,阳江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阳春市潭水镇高尧村委会附近有人被洪水围困。
消防人员在赶往救援现场途中,遇到一处水流湍急处,消防车无法穿过,救援人员只好通过绳索渡过对岸,随后又游泳穿越了一个水深近2米的涵洞。然而,此时他们距离目的地仍有5公里。
缺少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迅速赶赴救援现场?这让消防员们感到头疼。
幸好,一名路过涵洞的热心村民伸出了援手。在这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5名消防员乘着用来装载蔬菜的三轮车,在5时50分左右,终于赶到了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历经3小时,他们成功将被困男子送回镇上。
受城市内涝影响,前几天,广州番禺、增城、白云、海珠等区域电力设施遭受不同程度影响。
9月8日下午,广州番禺供电局计量用检班班长许冠溪正在服务站检测是否存在漏电情况。住在附近的一个阿婆见到他,连忙求助:家中遭遇水浸,但又担心家中漏电,不敢回家,想请许冠溪帮忙检查。
许冠溪在完成服务站的工作后,第一时间赶往阿婆家中进行检查。因为阿婆家本就地处低洼地区,客厅里的水已经淹没脚踝。此时,阿婆家中已是一片狼藉,锅碗瓢盆散落一地。
经过仔细检查,阿婆家中的总开关跳闸了。许冠溪帮她停了上一级的电源,确定没漏电后,又安抚好阿婆的情绪,才让阿婆回家清理。“多亏有你帮忙。”面对阿婆的感谢,许冠溪表示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截至9月9日9时许,广州供电设备受损区域的供电已基本恢复。
强降雨仍未结束,防御工作仍一刻不能松懈。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不分昼夜坚守,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记者 黄叙浩 叶芷晴 杨金凤 黄林 赫鹏翀 巫雅柠 何建文 刘倩 关喜如意 陈薇 李赫 张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