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岭南膳食模式》-新华网
新华网 > 广东 > 正文
2023 07/31 10:20:55
来源:羊城派

广东发布《岭南膳食模式》

字体:

  多饮茶常煲汤的岭南饮食文化,受到了营养学家的认可。以往人们存在争议的老火汤是否必然带来高尿酸的争议,营养学家也做出回应。

  7月30日下午,由广东省营养学会牵头并组织专家制定的《岭南膳食模式》正式发布并向全国积极推广。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成文发布的区域性膳食模式。会上,临床营养、社区、学校、养老、餐饮行业等领域代表共同宣读了《岭南健康膳食倡议书》。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起草组专家,分析广东饮食模式。

  八句话总结岭南膳食模式

  据悉,专家组通过总结岭南地区居民传统的饮食特点,并结合现代循证营养健康证据,凝练出涵盖八条特征的《岭南膳食模式》。具体为:1.食材广博,搭配合理;2.蔬菜足量,水果丰富;3.水产充足,肉禽蛋奶适量;4.杂豆常有,全谷坚果不缺;5.饮食清鲜,少盐少油;6.喝茶多,饮酒少;7.多蒸煮快炒,少煎炸腌制;8.叹早茶,常煲汤,重食养。

  “该膳食模式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对居民日常饮食具有健康指导作用。”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凌文华教授对《岭南膳食模式》进行了重点解读,称该膳食模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表示,要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未来广东将继续梳理岭南地区膳食文化中影响健康的因素,更好地传承岭南饮食文化。

  起草组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后续将会通过制定膳食模式评分标准、申请专利或地标等方式,倡导健康饮食方式,科普推广健康的地方饮食文化。

  多饮茶常煲汤模式受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岭南膳食模式》中八条特征中有两条都涉及到了“喝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朱惠莲表示,广东人对喝茶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叹早茶”其实是岭南人民的一种早餐形式,种类多样,主食充足(肠粉、粥),搭配有荤食(虾饺、牛肉丸等)、蔬菜等,符合“早餐要吃好”的健康饮食理念。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介绍,在广东,大多数餐厅都为客人提供多种茶品饮用。2022年数据显示,广东是中国茶叶消费第一大省。岭南地区天气总体闷热,喝茶有利于补充水分,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及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肠道菌群等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喝茶频率越高,发生2型糖尿病、脑卒中、老年痴呆,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越低。

  “常煲汤”受到专家的肯定。朱惠莲表示,广东人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食材煲汤,讲究药食同源。汤料中既有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也常用杂豆、根茎类和部分药食同源类植物。食物多样,有利膳食平衡。

  对于不少人担心老火汤嘌呤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主任王冬亮表示,尿酸高的关键其实是代谢问题。正常人体每天可以代谢掉600毫克嘌呤,因此均衡饮食、保持运动,加强机体代谢,每天适量喝汤并不会直接导致尿酸高。当然,痛风急性发作期以及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危人群,则要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

  @爱吃的广东人,还有3点提醒

  王冬亮提醒,广东人饮食清淡是优点,但仍有3处有待提高:

  1,奶制品和坚果的摄入量不足,未达到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标准。

  2,广东奶茶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已形成一种饮食习惯文化。奶茶是高糖、高脂肪、高咖啡因的食品,会带来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风险;

  3,岭南地区肉制品摄入略为偏高,脂肪构成比已达到35%,超过了20%-30%的建议量,应适量减少肉制品的摄入。(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实习记者 梁芷蓓 图/主办方提供)

【纠错】 【责任编辑:魏晓航】